381章 不同理念的碰撞
人问赵无极的问题非常刁钻,但米国青年在问另外的人时,其问题也同样刁钻。 华米双方参加座谈的代表,都有一份简单的个人情况介绍。米国人被赵无极搞得毫无还手之力,他们的火力后来便集中对付华夏的其他人物,特别是来自于华夏官场的几名所谓的“政治精英”。 其实,客观地说,华夏此次派出的5名青年官员,整体素质还是不错的,即便是李成运,也只是“纨绔”了一些,其个人多少还是有点本事,否则,派出来与米国青年“交流”岂不是丢人现眼。 只是,因为华米两国体制不同,华夏的青年官员在回答米国青年的提问时,几乎是完全惨败,甚至还真算得上“丢人现眼”了。 陶成蹊是厅级干部,华夏计委电力工业司的司长,其父又为华夏二号首长陶向武,虽然后面这个消息并没有出现在情况介绍里,但米国人又怎么可能会不知道,因此,陶成蹊最先遭到了猛烈轰炸。 “尊敬的陶成蹊先生,据我们所知,华夏国的地厅级干部,如果在地方上就是一市之长,辖区内至少有数百万人。假如你某一天当了这样的市长,您会采取什么样的执政理念?”这是一个米国青年博士戴文提出的问题。这个博士的研究专业非常奇特,那就是专门研究马义以及社义的,因此,这家伙除了英语之外,竟然还专门进修了俄语与华语。 赵无极知道这个问题陶成蹊是无法回答的